电话:0797-2529438
传真:0797-2529438
手机:13879735252
邮件:906134451@qq.com
网址:www.rjztq.com
地址:瑞金市红都大道妇幼保健院右侧巷(原在瑞金保健院三楼)
听神经病是一种表现为声音可以通过外耳、中耳正常进入内耳,但是声音信号不能同步地从内耳传输到大脑的一种听功能异常性疾病。临床听力学检查可表现为耳声发射正常、听性脑干反应严重异常,纯音听力测试为听力正常或是低频轻度到重度听力障碍,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的一组听功能障碍症候群。
发病率:
目前研究表明,听神经病发病率并不像想的那样低。听神经病在高危婴幼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23%,在各种原导致的ABR异常的聋病患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1%。听神经病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发病年龄多自幼年或青春期起病,可见于婴幼儿,有报道本病在出生后1个月就已出现的病例,听神经病只是一个功能性诊断,迄今尚未确定病因。由于听神经病多于婴幼儿和青少年期起病,故患者新生儿期及婴幼儿和青少年期起病,故患者新生儿期及婴幼期层出现的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因:
目前认为听神经病可能的病因有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毒性物质代谢性疾病、缺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温度敏感性神经病、中毒性代谢性疾病等。研究发现,听神经病病因中,环境因素占58%,而遗传因素占42%。
治疗及干预:
成人及婴幼儿听神经病的治疗康复及干预原则有所不不同,由于青少年及成人的言语发育已经完成,治疗上需要在动态的听力评估基础上,根据听力状况和言语辨别能力进行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代谢支持药物等,选择性助听器验配(根据听力障碍和病变部位)和人工耳蜗进行手术治疗。听神经病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两种类型:I型,其病变在听神经;II型,病变在内毛细胞、末梢树突及突触。目前,研究发现,II型听神经病患者比I型听神经病患者的耳蜗 植入后效果要理想得多。在有遗传史的儿童中,伴有耳蜗内毛细胞表达基因——OTOF基因突变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最为成功。因此,听神经病患者的基因筛查对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婴幼儿听神经病的治疗康复及干预还取决于婴幼儿动态听阈评估得出的结果和结论。患有AN或AD(听同步不良,auditory dys-synchrony)的孩子有发生交流困难和言语障碍的高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的听力检测和发展交流能力的评估康复计划。